海水領域 SeaFishZone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查看: 3253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氣候是攸關海龜生存的最主要的因素 [複製鏈接]

超級版主

永久禁言

Rank: 8Rank: 8

最佳新人 活躍會員 熱心會員 推廣達人 宣傳達人 灌水之王 論壇元老 開網功神

跳轉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表於 2012-1-12 00:52:39 |只看該作者 |倒序瀏覽
每年,成千上萬的赤蠵龜在佛羅里達州的海灘上孵化,然後奮力地往衝浪的聖地而去。
經過了三十一年之後,倖存的雌性赤蠵龜第一次返回此地產卵,並開始了另一個新的迴圈。這其間的三十年充滿危險,從捕食者、漏油事件、到漁具的纏結不一而足。然而,根據網路期刊《PLoS One》的一項新研究顯示,迄今為止,這些都不是決定會有多少的海龜存活到性成熟時期的最大因素。簡單地說,最大的因素其實是從小烏龜成功入海開始牠們生存之戰時,第一年的海洋環境。



照片來源:Hila Shaked,via Wikimedia Commons
「像魚一樣,海龜具有很高的後代繁殖力,但是沒有親代投入的現象。」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的Kyle van Houtan告訴Discovery新聞:「是什麼確保幼體在牠們生命的第一年中得以倖存下來呢?不同於哺乳動物,牠們並沒有親代會守護或養育牠們。」
他認為答案是:「氣候是牠們的父母。如果生態系統豐饒,就會有比較多的食物和更大的生存機會。但是,如果這個海洋區域充塞的是未成熟的烏龜,而且也不夠豐饒,那麼大多數的幼體可能會無法生存。」因此,即使是一個海龜媽媽們製造出大量巢穴的大好年份,但是,那一年的海洋動態卻很可能會殘害許多的幼體。
van Houtan和希臘Ioannina大學的John Halley持續了10年至數10年,繪製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赤蠵龜的巢穴數量與自然氣候週期的對照——太平洋十年週期震盪與大西洋十年週期震盪。他們開發了一個模型,顯示出築巢數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反映了這些模式的變化,而經常出現強烈年度波動的巢穴數量,可以和30年之前的年際溫度變化連結。
van Houtan承認 :「在某種程度上,我們的話聽起來是很瘋狂:你在大海中放上一支溫度計,就可以知道30年後會有多少的海龜出現來繁殖。這真的有點神奇。」但是,他指出,相同的理論已經是二十年來的漁業生物學的基本原則;當然,差別在於商業魚類物種可能只需要一年,或者像石斑魚的例子是8年——就可以達到成熟期,這遠低於赤蠵龜的情形。
van Houtan解釋說,海洋溫度本身並不一定是決定性的因素,但更準確地說,它是基本流程的一個指標。
van Houtan煞費苦心地指出,雖然,氣候與海龜的生存有著強烈的相關性,但並不表示,像捕撈死亡率或盜取海龜蛋這類的人為因素不重要。這只是程度上的問題:在任何一個年份分類中,海龜數量最大的時候都是在孵化後的第一年,而這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一年。由於牽涉到數量龐大的海龜,凡是能影響第一年死亡率,比如說10%或20%,的因素,都會產生巨大的後果。
他表示:「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排除人為因素所帶來的傷害。」
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Archiver|手機版|SeaFishZone 海水領域™

GMT+8, 2024-11-28 20:46 , Processed in 0.010838 second(s), 10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2

© 2001-2011 Comsenz Inc.

回頂部